发布时间:2025-10-17 11:29:22    次浏览
沈晓明教授在美国当地时间10月21日上午10点,美国医学科学院宣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学教授沈晓明入选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中国儿科领域入选该院外籍院士的第一人。美国国家科学院由林肯总统于1863年建立。197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卫生领域的分支——美国医学科学院正式建立。作为独立的非营利组织,医学科学院在政府以外向决策者和公众提供公正、权威的指导意见。每年,由现任院士们依据入选学者的专业成就、对公共卫生的贡献等多个方面的考虑进行秘密提名,最终选举产生最多70名新晋院士和最多10名来自全球的外籍院士,以表彰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所获得的最高成就。沈晓明教授是国际知名儿科医学专家,在发育与行为儿科学,以及环境对儿童健康影响等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附属新华医院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等。长期以来沈晓明运用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重大医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将研究成果与公共卫生政策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对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成果。 1989年,沈晓明的研究团队经过15年的反复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含铅汽油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危害。沈晓明以成果为依据,希望政府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1997年上海作为试点城市率先使用无铅汽油,一年以后通过取样研究,上海儿童的血铅含量有了明显的下降,儿童的健康水平有了安全保障。2000年,中国政府正式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使更多的孩子得到保护。90年代初,沈晓明联合耳鼻咽喉科及其他科室医生努力在中国建立早期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1999年,他的团队通过在上海开展的研究调查表明许多患儿的语言发展障碍是可以在早期得到治疗的。受到这个研究结果的鼓舞,沈晓明和他的研究团队建议上海市政府在新生儿早期筛查程序中加入听力筛查。他们的努力取得了成果,听力筛查的比例大幅度提升,早期干预效果明显,上海聋哑学生数降低90%以上,而原有12所聋哑学校撤销至2所。2010年,中国卫生部在全国19个省市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沈晓明还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及青少年睡眠领域的系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学龄前儿童睡眠与肥胖存在线性关系;并率次提出,慢性睡眠不足对儿童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具有隐匿性,极大影响孩子今后健康水平和学习发展。2007年,研究团队向上海市政府提出推迟上学时间的建言,此后本市小学和初中的早晨上学时间推迟1小时。2010年9月,教育部向全国各省市教育厅发布简报,介绍上海经验。2011年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儿童睡眠健康”座谈会,将该实施方案向全国推广。近年来,沈晓明教授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领衔制订国家级行业技术规范2项。他在国内外顶尖杂志发表学术论著3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针对“儿童铅中毒”、“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以及“儿童睡眠问题”的三大研究成果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沈晓明教授的学术成就被国际同行所认可。2004年,他被法国巴黎第五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为该校近300年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学者;2010年获美国Nebraska大学名誉博士。他还是美国儿科学会荣誉会员,这是美国儿科学会最高荣誉,是获得该项荣誉的第一位中国儿科医师。因其所从事的研究对儿童健康带来的重大影响,医学界权威杂志《Lancet》在2012年3月刊上专门对沈晓明教授进行人物报道,向全世界介绍其在儿童健康研究领域突出成就。2013年5月,沈教授总结其20余年公共卫生领域研究向政策转化的经验,撰写述评《中国循证决策之路》再次刊登在《Lancet》杂志上,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